本报烟台6月14日讯 12日上午,来自烟台市直医疗单位的首批69名医疗专家启程奔赴17个县级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这标志着烟台市卫生系统“卫生强基工程”正式启动。
“这只是首批专家,下一步还将有更多的医疗专家进入基层”,烟台市卫生局副局长李树文告诉记者,“卫生强基工程”希望通过资源整合、结对帮扶,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流向基层,优化城乡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让老百姓都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根据安排,“卫生强基工程”每三年为一个帮扶周期,每处三级医院帮扶3处县级医院及1—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处县级医院帮扶3处乡镇卫生院和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帮扶村卫生室;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机构及专科医院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开展相应的结对帮扶。
李树文介绍说,为了做好“强基工程”,卫生局专门制定了6条工作守则,要求志愿者不仅要把医疗技术和管理带到基层,同时也要把爱心和责任心带给基层百姓。为激励奔赴基层医疗志愿者的积极性,卫生局将对“强基工程”定期考核并纳入个人档案,与职称及岗位晋升相结合,目的是让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层次的医疗服务,使农村和城市的医疗事业协调发展。
12日上午,前来迎接医疗专家的龙口市疾控中心高玉兰副主任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天我是特意来迎接10名专家的,这可是全龙口老百姓的大喜事儿。”高玉兰表示,专家的到来,将大大提高当地的医疗、疾控水平。记者 崔岩 通讯员周喜强王利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