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白癜风网 |
![]() 白癜风健康资讯 |
![]() 白癜风保健 |
![]() 白癜风治疗 |
![]() 白癜风案例 |
![]() 白癜风有问必答 |
| 白癜风健康资讯首页 | 健康快讯 | 健康趣闻 | 健康评论 | 热点关注 | 健康各地 | 健康法规 | 新药 | 求救 | 中医资讯 | | 西医资讯 | 中西医资讯 | 论文 | |
您现在的位置: 白癜风_白癜风治疗_中国白癜风网 >> 白癜风健康资讯 >> 健康快讯 >> 正文 >> 正文 |
|
|||||||||
回顾我国抗疟新药的诞生 | |||||||||
【2009/9/26】 | |||||||||
0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坦桑尼亚大使于庆泰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代表中国政府把青蒿素类抗疟疾药物转交给坦桑尼亚卫生部部长阿布达拉。当天,中国政府向坦桑尼亚捐赠了一批价值约七十多万元人民币的抗疟疾 药物青蒿素等。 【抗疟疟药研究的历程】“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是公元340年东晋医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关于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正是因为这句话,使中国科学家先于世界各国找到了人类抗疟的“救命草”,并从中提取出了新中国研制的 个化学药品——青蒿素,被国际社会誉为抗疟药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上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爆发。交战中的美越两军深受疟疾之害,减员严重。是否拥有抗疟 药,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之一。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代号为“五 项目”的援外备战紧急军事项目正式启动。这是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共有60多个单位的500多位科研人员参与。经过反复筛选、无数实验,1972年,科研人员终于从青蒿里提炼出抗疟疾的化合物——青蒿素,并于1973年在云南和海南等疟疾高发区进行了临床试验。上世纪70年代,李英等科学家从青蒿素中成功分离出抗疟有效成分蒿甲醚。1992年4月,由蒿甲醚与化学药品本芴醇组方制成的复方蒿甲醚获得新药证书,世界上 青蒿素类复方抗疟药在我国诞生,被西方国家的众多媒体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中国的原创走向国际】作为复方蒿甲醚的主要发明人之一,今年已80岁高龄的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周义清教授,回忆起20多年前的研发历程仍感慨良多。“青蒿素问世时,国内还不具备知识产权保护的软硬件,科技工作者也没有学术保护意识,在没有任何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就将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发表在国际科学刊物上,从而导致我国的发明变成了国外的专利。而复方蒿甲醚药物在申请专利过程中则吸取了这一深刻的教训。”周义清教授激动地说。 在1994年9月中旬,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中国中信技术公司、昆明制药厂组成的“中方科、工、贸联合体”与瑞士诺华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启动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中外医药合作项目,目标是让我国科学家发明的抗疟新药复方蒿甲醚获得国际专利,让药品按国际标准进入国际市场,中方获得原料药效益和专利药物销售提成。中方的科学家代表就是周义清。“按照协议,复方蒿甲醚还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在世界各地重复进行实验和评价。‘诺华’当时派了6名专家对我国的实验室、实验动物、实验规范和技术操作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证明我们的实验数据完全准确可靠。”周义清说,在随后长达10年的合作中,复方蒿甲醚成功实现了国际专利申请、国际临床试验、国际药品注册的“三部曲”,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由此,复方蒿甲醚成为在国际上 注册销售的源于传统中药、具有中国知识产权和国际专利的主要用于抗抗疟疾的创新 药品。 今年,80岁高龄的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周义清教授被欧盟委员会授予“欧洲发明人非欧洲单元大奖”,以表彰他在研发抗疟疾药物方面所取得所有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丰功伟绩。 (115) |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回顾60年前的计划生育 回归历史天花预防的巨大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