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是最易出现焦虑的。从医学角度看,人体在紧张和恐惧时,身体内的应急反应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剧增而高达正常状态下的4~6倍,并因此而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失眠多梦、思维受限、多尿等。在这种状态下迎接高考,是难以取得好成绩的。因此有关专家呼吁"高考焦虑症"不容忽视。根据心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应从下列几方面使考生保持 迎考心理,预防高考焦虑症。希望可以为高考学生带来帮助。
自信在生活中很重要。确立自信考试前几天,最重要的不是考虑复习得是否全面,而是问一下自己是否有自信心。复习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充分、全面,重点内容基本掌握就可以了。一是教师明确指定的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二是自己最薄弱的多次做错的地方。如果这些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完全可以安下心来,并且再三暗示自己"已经准备充分,相信能够考好",这样考试时才能进入 状态,让我们拿到真实水平。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们来讲,松松绷紧的弦初三、高三的生活犹如一根绷紧的弦,若不善于呵护,难免有"弦断有谁听"的时候,学习的大敌是疲软的心态而不是疲劳的身体,而中考、高考又是一场激烈的竞赛,越是大考越容易紧张,越容易不自信。这时 是放松一下,舒缓一下紧张的神经,该睡就睡,该玩就玩,可到郊外游玩,散散心,消除紧张和恐惧感。杜绝挑灯夜战,到了 关头,临时报佛脚反而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在迎考的 阶段,要以成熟、平静、超然的眼光看待别人、看待自己、看待考试。这样我们才可以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53474)(13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