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中医的好处,西医有西医的优点,中医科遇到阳虚证(寒证)的患者逐渐增多,这应与广东地区的湿、热气候有关。所谓阳虚证表现为怕冷,不耐受寒邪,夏天吹空调也容易起鸡皮疙瘩。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是损伤脾胃阳气。所谓“阳虚易得寒病”。尤其是夏天我们更是要注意这些问题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吃什么样的食物呢?温性、热性的药物,有祛除阴寒,温补阳气的作用,能治疗各种阴性和寒性的病症。比如干姜性温,能治疗寒邪凝滞引起的胃痛、腹痛、腹泻;附子性热,能治疗阳气虚衰引起的四肢冰冷,冷汗虚脱,下痢清水等病症。这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还有一些补品,是很适合我们在这个季节食用的。四气与五味有着密切的联系,“味辛甘淡,属性为阳。味酸苦咸,属性为阴。”立秋之后,阳虚证的人可适当减辛增酸。专家还表示,药物对不同的阳虚脏器有不同的作用,比如人参大补元气,归脾、肺经;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入肝、肾经;酸枣仁养心安神,归心经。注意养生问题,就是对未来的一个负责。
(190027)(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