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年儿童健康方面的问题。细菌性痢疾是小儿常见而多发的肠道疾病,是一种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目前正处于盛夏时节,是该病的高发季节,防治小儿菌痢,一方面要加强水源和食物的管理,以降低菌痢发病率,另一方面要尽量做到对该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以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孩子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有关治疗专家通过临床数据显示,小儿急性菌痢经积极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其中抗感染治疗是消灭致病菌,从根本上促进病情逆转的关键。针对小儿急性菌痢的抗感染治疗药物主要是能够抑制或杀灭革兰阴性菌的抗菌素。传统应用的抗菌素有磺胺类、氟哌酸、吡哌酸、庆大霉素、痢特灵和氨苄青霉素等,这些药物曾对小儿急性菌痢的治疗发挥着极为有效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应用,使得细菌对这些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疗效有所下降,控制效果较差。因此,医学专家主张根据药敏试验重新评价,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的抗菌药物,选择更加有力且耐药性低,尽量选择副作用少的抗生药物。
另外治疗专家提醒说:头孢类的药物种类极多,药敏试验及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哌酮对痢疾杆菌最为敏感,耐药性低,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的 药物之一。头孢曲松钠属第三代头孢菌素,又名菌必治,为广谱抗生素,经静脉或肌注给药后血药浓度很高,半衰期长,一日给药一次即可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头孢哌酮对大多数的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强,与舒巴坦联合具有增效作用,静脉给药控制小儿急性菌痢效果良好。所以,当应用传统药物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疗效差时,莫忘改用或加用头孢类抗菌素,以提高治疗效果,这些方面都是比较重要的。
(59616)(3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