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气候是多变和,忽冷忽热,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讲,那些身体虚弱的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脏器老化,机能衰退,适应性差,抵抗力弱,所以宿疾易发或诱发新病。因此要顺应时令,重视保健。专家提醒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小问题:
首先,每天要进行一些适量的户外运动。古书曾经记载:“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春天阳气生发,气候融合,空气清新。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早起晚睡,多做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练气功等,使身体气血通畅,郁滞疏散,筋骨舒展;宜讲究春捂。由于春季乍暖乍寒,人体血管舒张,汗孔疏松,若骤减衣服,极容易使“寒邪入内”,引起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因此,应根据天气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中医认为“春来不可背寒”,一定要注意背部,不要着凉。
春季的阳光很明媚,让人很想睡觉,无精打采,这就是“春困”。春困是人体生理机能暂时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造成的,并不是睡眠不足,也不是病。为更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和脑部供血,大大减轻或消除春困;宜讲究养肝护脾,宜甘少酸。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可以使人延年益寿。春季多吃酸性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损伤脾胃,这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在春季多发的原因之一。春季宜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新鲜蔬菜、水果和干果等,对身体还是有益处的。
(52655)(1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