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之际。与以往不同,今年的学校面临防止甲型H1N1流感传播扩散的严峻形势。专家表示,学校“甲流”防控的关键是思想不松懈,在措施上要早字当头。
突出两个“强化”
河北省石家庄市疾控中心主任赵川说,国家对于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有一套严格的预案,当务之急是确保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对于大多数没有出现疫情的学校而言,防是 位的任务,应突出两个“强化”:一是强化不同政府部门、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疾控机构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保证信息畅通;二是强化晨检、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发现流感样疫情在 时间(2小时内)报告等制度。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维中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出现病毒变异、病毒毒力增强、感染人数剧增导致救治能力不足等特殊情况,应保持现有学校防控策略不变。
在早字上下工夫
山西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冯立忠说,学校“甲流”疫情防控必须在早字上下工夫,针对各自特点早告知、早发现、早报告、早沟通。他说,开学 周,是疫情防控关键期。对高校来说,可对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学生实施一周的在校医学观察。此外,很多地方规定,学校要把防控知识健康教育作为开学后的 堂课。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因此,这项规定不仅对疫情严重地区,对那些疫情不严重地区,甚至没有疫情的地区,也同样适用。
“早”体现在防控措施落实的各个环节。比如,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要尽早了解缺勤原因,如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应在 时间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对学生家长来说,自己的孩子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尽早与学校沟通。
专家提醒,不少地区已确定开学后在学校大规模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对于疫苗接种可能带来的风险,也应早做预案。
慎重采取停课措施
一旦学校出现疫情,关闭学校是否为 选择?在日前召开的甲型H1N1流感应对与准备国际科学研讨会上,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地的流行病学专家提出,对于停课防“甲流”应采取慎重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关闭学校只能达到延缓疾病扩散的目的,当学校重新开放时,流感还会继续传播;不上学的孩子需要人照料,学校停课将给家庭带来压力,对经济也有很大的打击。因此,只有在确认有大的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暴发时,关闭学校才是合适的。
国内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对于学校采取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有严格的规定,至少包括几个要件:停课决定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停课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全校,由一个学校到多所学校等;停课“指征”是“22制”,如2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该班级可停课,2周内同一学校有2个班级需要停课,班级所在的年级可停课,2周内同一学校有2个年级停课,学校可全体停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