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网游产业较为火爆,市场规模快速膨胀。不过,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一部蓝皮书警告说,眼下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九成涉及刺激、暴力和打斗,青少年成为直接受害者。网络游戏的暴力化趋势令学者颇为担忧。蓝皮书认为,目前,网络游戏的暴力程度持续升级,从“言语攻击”到“不运用武器团体性攻击”,其攻击性也在不断提高,这些游戏在某一方面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性格,对此专家甚为堪忧。
青少年的自律性往往比较低,蓝皮书称,中国现有四千万网络游戏玩家,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八成。北京市民盟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少年上网的人群中,患上网络成瘾症的比例远高于成年人的比例,而上网成瘾的青少年主要就是在玩网络游戏。由于正处在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成长时期,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很大。除了头脑发育受到影响外,还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更让人担心的是,很多网络暴力游戏与网络色情纠结在一起,青少年成为网络暴力游戏的直接受害者。网络暴力游戏已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首要诱因,甚至有部分网络上结仇蔓延到了现实中的犯罪。
除了这些,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这种更为隐蔽、更为可怕的思维在慢慢地向青少年的头脑渗透,可能会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发生巨大变化。为规避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蓝皮书建议,应从技术、法律、道德教育等多层面进行制度保护,同时对于网络上的一些含有暴力内容的游戏进行关闭和追查。
(85810)(17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