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食物供应丰富,但多吃菜,少吃饭,对健康的影响却是负面的。人体从食物获取热能,以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及体力运动,这一热能由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经过生物氧化反应后产生。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各组织细胞的重要原料,供热不是它的“主业”,因此,膳食中蛋白质供热的比例占人体摄入总热能的百分之十五即可,比例过高,蛋白质的含 谢产物在体内积累,对健康不利。脂肪的供热效率很高,但占总热能的百分之二十五为合适,不宜高于百分之三十,过高摄入脂肪,严重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还是下消化道和生殖系统肿瘤的主要诱发因素。了解这些常识,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除了上述提到的之外,体内百分之六十的热能,是由碳水化合物来供给。水果蔬菜和甜品饮料中的小分子糖,如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约可供给百分之十的热能,其余百分之五十的热能必须由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即谷物中的淀粉来提供。这也是谷物成为我们膳食结构的主食的原因,把进餐称为“吃饭”是很科学的,以饭为主嘛。多数发达国家的膳食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脂肪和蛋白质供热比例高,谷物不是主食,引起所谓文明病、富贵病的多发,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有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的膳食指南,都着重提倡要多进食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即谷物中的淀粉,向东方膳食靠拢,我们更不应丢了以谷物为主膳食的“光荣传统”。这样进行安排日常饮食,才会更有营养。
那么,一天中吃多少饭才合适呢?以轻体力活动成年男子为例,一天约需总热能二千四百千卡,淀粉供给一半,就是一千二百卡,一克淀粉产能四千卡,就需要三百克淀粉,谷物含淀粉平均是百分之七十五,因此一天进食四百克谷物是合适的。吃饭过少,势必增加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并且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容易产生疲劳、脱水、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现象,均对健康不利。大米和小麦,同为谷物。五谷为养,益气补中,养心安神,摄生自养,延年益寿。每天每餐都要有适量的谷物,特别酒醉菜饱之际,留些空间,吃点米饭,是饮食养生之本。饮食生活中应走出“多吃菜少吃饭”这一误区。
(130075)(11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