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中医学博大精深,比如中医将所有能够入口的食物分成了酸辛苦甜咸五味,与五脏相对应,如酸入肝,苦入心等;为什么说这个人心火太大要吃点苦呢,就是这个道理。民间有句俗话"吃什么补什么",虽然这种观念多少有些以偏概全,有些时候并不适用,但的确是一种朴素的中医补养观念--同气相求。每种食物都有它的气、味、色,与身体的五脏相对应,吃对了,就会对身体有补养作用。有时候吃错了也不会 身体。
既然有中医就一定会有西医,中医看待食物的方式与西医不一样,西医只会分析食物的成分,中医会去观察食物的性能。中医能根据食物的生长环境、生长时间和形状来判定其功能。比如核桃是补脑的神果,核桃肉,正像人体大脑的形状,对人的脑部有着十分好的补益作用。再比如穿山甲,大家一听名字就明白了一大半,它具有很强的在地底下穿行的能力,制成中药后,其主要功效就是攻坚散淤、治痹通络。其实有的有毒的东西也是可以入药的。
人的身体信息是很重要的,学会和自己的身体对话显得更加重要,现代生活使我们的精气神过于外散,我们要学会收心、收神,这样的人生才会更有力量,更沉静。传统医道博大精深,比如普通人可以选择简单实用的途径慢慢进入。比如经络,中医的根本就是通经活脉。如果中国人的每个家庭有一张经络图,不仅是每个人养生的福祉,也是中华文化的真正复兴,更是对中国中医学的大力发扬。
(29)(44769)(11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