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社会的情形来看,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心理教育能否真正落实取决于其领导的态度。心理教育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尚缺乏可行性的操作模式。特别是地区差异、校际差异的存在,人们对心理教育的认识程度不一,这决定了我们目前只能创造条件积极提倡心理教育,不能强求各地区、各学校一哄而上大搞、特搞。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观点。
作为学生,在学校里一定要遵纪守法,而校长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一所学校是否重视心理教育,是否进行这方面的探索,首先取决于校长在这方面的认识。综观心理教育搞的较好的学校,无不有校长在大力倡导和积极支持。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从事心理教育的人员配置、待遇、学习与培训、规章制度的制定等问题,才能更好的在学校内普及心理教育观念,在具体工作中协调各部门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否则心理教育很可能成为空谈、应付公事,即使有的老师想搞这方面的工作,也会遇到很多障碍。让学生在这方面的教育也会受到影响。
为了证实以上这类情况,记者去了一所高校,一位从教育系毕业的老师欲在这方面做些工作,得到的答复是,搞什么心理教育嘛,以前没这些东西,学生也没什么问题,你越搞这个东西问题越多,越麻烦。在某高中,前任校长因人事变动调走,临走前建好了咨询室,而新校长上任后,以工作需要为由将室内物品悉数搬至其它科室,心理辅导课经常被挤占,专任老师经常被调去做其他事情,无暇做本职工作。这种情况让孩子的教育局严重受到影响,我们不得不引起注意。
(46811)(13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