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很多的成语、俗谚和古代故事,这些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且还蕴藏着许多发人深省的哲理。时至今日,其中折射出的心理学道理仍真实地反映出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杞国(今河南杞县)有个人整天吃不好饭,睡不着觉,忧思满面。问他愁什么,并非国计民生,也非吃饭穿衣,竟然怕天地突然崩塌自己无处躲藏!这就是战国时期《列子·天瑞》中记载的故事。此后,“杞人忧天”就用来形容那些“没事瞎担心”的人。而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杞人就是个广泛性焦虑的患者,这种心态从古一直到今。
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像杞人这样的人也不少。走路怕摔着,吃饭怕噎着,干啥事都往坏处想……就像罗女士,每一件生活小事都让她忧心不已,谈恋爱明明进展顺利,但每次约会前都担心男友跟自己分手;明明只有轻度的失眠,可一睡不好觉,就害怕自己会因此而患上重病;本来工作顺利,还总担忧自己完不成任务,被老板炒鱿鱼,这些心态都可能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实不管是古代的杞人还是现代的罗女士,都有两个共同点:先天容易焦虑和后天某一个触发焦虑“扳机”的事情。焦虑像“胶水”,见到什么,就会粘上它,就把事情想得过分严重。而往往这些担心却缺乏现实基础。有资料说明,一般都曾经在一生中当过过这样的杞人。当然,爱操心、能操心是人类生存必需的功能,在李白看来,“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杞人这是有忧患意识的体现。这样的恐惧,平时人们会短暂性出现,过些日子可能就会逐渐消除。如果焦虑情绪影响工作和生活,而且已经持续存六个月,就可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了这时 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心理医生调节。
(904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