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_白癜风治疗_中国白癜风网
在线预约QQ预约电话咨询:130-5167-3031(微信同号)


  据相关媒体报告,于1995年3月16日,纽约心理医生伊凡·戈德堡(IvanGololberg)在一个心理医生网络贴了篇帖子,声称“网瘾障碍”的患者数量正在急剧增长,宣布为此在网上成立“网瘾支持小组”,并列出了网瘾的诊断标准。“网瘾”一词自此面世。不过那是一篇搞笑的帖子,所谓网瘾的诊断标准是参照赌瘾(病理性赌博)的诊断标准列出来的,在网上成立“网瘾支持小组”就和在赌场成立“赌瘾支持小组”一样好笑。戈德堡本人到现在也不相信有“网瘾障碍”这么一种心理疾病,觉得网瘾并没有赌瘾那么夸大其词。

  事实并非如此,经过证明,戈德堡创造出的这个词语却有出乎意料的生命力。有一些心理医生并不把这当成笑话,还正儿八经治起了网瘾。在戈德堡发明“网瘾”一词的第二年,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玛丽莎·欧扎克就在她工作的医院开了专治网瘾的门诊。她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网瘾患者,在发现自己玩电子游戏玩上瘾之后才想到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并且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可见网瘾的影响力非常之大。

  经有关研究分析得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普遍采用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再施加电击的步骤,以减轻电击的痛苦。只有极个别国家还在进行不加麻醉的电击。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在世界范围内禁止不加麻醉的电击。从国内接受电击治疗的网瘾青少年事后痛苦不堪的描述来看,他们显然没有被麻醉,违反了国际惯例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这是把电击疗法当成了惩罚措施,是一种很不人道的虐待青少年的行为,对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危害,可能比网瘾还要大得多。在有关电击治疗网瘾的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卫生部终于发函停止了这种做法。但是对一种违背医学伦理并用以牟利的试验性疗法,不应只限于事后姗姗来迟的叫停,还应该追究医院、医生的责任,当然,自我的控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9647(14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