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气冷暖适度,正是出游好时机。但医生提醒,如果去郊外旅游,一定要注意提防莱姆病。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以蜱(俗称草爬子)为传播媒介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对人类危害相当严重的传染病,因此对该疾病提高警惕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气象、地理等自然因素对莱姆病的发生和传播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如:媒介蜱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呈现明显的季节消长。因此在冬春季节,得莱姆病的人比较少。
这个疾病感染人体以后,早期就会出现一些症状:病人被蜱叮咬部位的皮肤出现游走性红斑,有灼热感和瘙痒;还可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进入播散性感染期,由于病原体通过血液或淋巴液播散至机体内其他许多部位,从而导致多种系统症状的出现,如脑膜炎、面神经炎、神经根炎、周围神经炎;房室传导阻滞、心包炎等心血管系统疾患。到了晚期,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炎(多发生于大关节,如膝关节)、慢性萎缩性皮炎(发病通常为渐进性的,以肿胀、呈蓝色到青紫色的皮肤损害为特征, 皮肤变硬萎缩,造成关节残疾)。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那就实在不幸了。
这个疾病经常表现为慢性化倾向,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仅可使病人的早期症状得到改善(如缩短游走性红斑出现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能防止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止疾病转变为慢性。在旅游过程中,为防止蜱的侵袭,除了要做好个体防护,还要做到以下几点:在进入森林、灌木丛或草地活动时,要穿上色彩鲜明的长袖衫、长裤,并将裤口塞进袜子内或缩紧裤口,或穿高帮鞋。在森林、灌木丛中宜快步行走而不作停留或尽量减少停留,不要坐或躺在草地上休息。在林区或山区游玩了二至四小时后,要全面检查衣服和体表,发现有蜱应及时去掉;若发现蜱叮吸机体,宜轻轻摇动使其自然脱落或轻轻拔出,叮咬伤口处用碘酒和酒精消毒。蜱叮咬机体的时间越长,传播病原体的可能性就越大,叮吸时间若短于二十四小时则难以传播感染。因此,及时发现叮吸人血的蜱并尽早拔除,是预防和减少莱姆病发生的最重要的措施。旅游回来后,要沐浴更衣,如果发现身上有红斑出现,建议尽快去医院就诊治疗为好。
(69524)(103)(115)